在中国北方冬季寒冷、干旱、少雪、大风、光照度强、昼夜温差大的地区,是大榛子树发生日灼危害的重灾区,主要发生在成龄榛树,严重者可导致全株死亡,让榛园多年的管理前功尽弃,掺目忍睹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1、大榛子树冬季日灼发生的症状、范围和特点:
日灼又称日烧,俗称“破肚子”,一般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和冬末春初,受害部位发生在树干基部的阳面(南侧与西南侧)40cm以下部位。日灼一般表现为树皮裂口,片状褐变并塌陷,伤害部位的形成层坏死,并伴随腐生菌的作用,树皮伤害坏死的面积越来越大,进而木质裸露,受损大枝衰弱死亡,严重的导致整株地上部干枯,一般幼龄树发生较轻,五年以上成龄树较重;从树体整形看,单干形发生较多,丛状树型发生较少。
在地理分布方面,榛树日灼多发生在北纬42~46°,即黑龙江的北部到辽宁的中东部广大地区,在辽宁的锦州、盖州、大连及以南地区很少发生,在河北的木兰围场、北京的延庆等地区,有一定程度的发生,河北南部及山东以南地区尚未发现。在黑龙江早春有雪覆盖的地区及辽宁桓仁五里甸子镇等临江地区,危害较轻。
2、大榛子树冬季日灼产生的原因:
(1)自然因素。冬季白天阳光直射树干基部阳面,温度上升,导致细胞解冻,并处于活跃状态,夜间气温急剧下降,这种昼夜反复的冻与融的交替,使皮层组织死亡,枝干南侧和西南侧皮层开裂,形成层组织坏死,变为褐黑色。由于靠地面部位昼夜温差更大,所以多日灼发生在离地面40cm以下位置。成龄榛树由于树皮木质化程度高,昼夜胀缩的弹性大,易发生日灼危害。在冬季寒冷,昼夜温差大的地区,发病严重。
(2)栽培因素。从树型选择上,丛状形为多主枝,枝干可以互相遮挡阳光,另外,每个主枝直径小,接触阳光面小,昼夜温差相对小,减轻了日灼危害,所以多主枝可避免整株死亡的危险。
3、冬季榛树日灼的预防措施:
(1)选择品种。应选用本地区适合的抗寒品种,其中抗寒性最强的是,达维、玉坠、辽榛3号、辽榛7号、平欧21、平欧15、辽榛8号。
(2)园地选择即建设防风林。在园地的选择方面,新建园尽量选取缓坡地或平地,避免在风口、低洼、涝地建园。防风林可降低风害外,还可提高冬季榛园的温度,保持园内的空气湿度,减轻日灼、抽条等发生的程度。
(3)榛园及树体管理
①更改树形:在冬季日灼严重的地区,建园应选用丛状树形(多干形),基部有3~5个主枝(主干)。已经建园的,有条件的园应逐渐更新为多干、丛状树形。在树体的南、西南方向多留枝,使枝干间能够互相遮挡,减轻日灼损伤,即是有主枝发生日灼损伤,也可采取轮流更新的方式,这样可大大降低死树的风险。
②增强树势:增强树势是预防日灼现象的主要措施。生产园应注重树体营养的补充,秋施有机肥,并在新稍生长、果实膨大、花芽分化等关键时期,进行土壤追肥及页面补肥,以增强树势。
③除萌:及时尽早除萌蘖,每年至少3~4次。
④树干涂白:对榛树主干及大主枝下部进行涂白处理,可有效减少日灼的发生。可购买市场上出售的树干涂白剂,也可自行配制,涂白剂配方为:生石灰10份,石硫合剂原液2份,食盐1~2份,豆油0.2份,水36份。
⑤培土堆:入冬前在树干基部20~30cm处培土,开春后再将土堆撤除。
⑥其它防护:选择稻草绳、防寒带等保温材料,对主干进行包缠防护处理。